导读:随着运动健身的深入人心,全民健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氛围。不过,南京鼓楼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王俊飞提醒,在羽毛球、篮球、竞技等这些运动潮背后,跟腱断裂等“动出来”的病,也越来越“......
随着运动健身的深入人心,全民健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氛围。不过,南京鼓楼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王俊飞提醒,在羽毛球、篮球、竞技等这些运动潮背后,跟腱断裂等“动出来”的病,也越来越“流行”。
王主任介绍,跟腱是小腿后方最强大的肌腱,也就是连着“脚后跟”的那根粗大的肌腱,长度约15cm,人体的站、立、跑、跳等下肢的主要动作都离不开跟腱。但是这么粗大强健的肌腱却是人体诸多肌腱里最容易断的。大家一听断裂,估计会以为疼得无法忍受,站不起来或无法行走。其实,跟腱部位的神经和血供都不丰富,受伤后常没有明显肿胀,常被误认为只是扭伤或肌肉拉伤,并无大碍。最终让患者到医院求诊,多是因为连续一两周休息,脚还是一直没有力气。跟腱断裂除了高发于学生运动员和舞蹈杂技演员,近年来更加高发于人到中年的体育活动爱好者,尤其是羽毛球、网球、篮球的需要弹跳的运动的爱好者。
有没有一些细节,可以帮助大家尽早获知跟腱断裂呢?王主任介绍,除了在几小时或几天局部逐渐肿胀,踝关节周围会出现皮下青紫淤斑外。还常出现下列情况:
1、听声。很多患者说,他们在运动时,跑着跑着,听到脚后跟嘎嘣一声响。
2、跟腱断裂多发生于弹跳或蹬踏动作时,伤者常感觉足跟或小腿后方有人踢了一脚,或被棒子打了一下。此时如果身后恰好有人,极易误会是被后面的人袭击。
3、出现提踵无力,表现为脚后跟提不起来,前脚掌没法着地站立;脚无力,无法蹬地、跃动,行走困难,走起路来一瘸一拐。
一旦怀疑有跟腱断裂,要立即停止运动,禁止走路,避免伤害的进一步加重;可以用棍棒绑在脚背,将脚固定在跖屈位,这样跟腱所受应力最小,避免进一步损伤;用冰袋冷敷患处,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,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与组织液的渗出,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与肿胀;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。
在过去大部分患者优先选择手术治疗,手术可对断端进行牢固缝合,再断裂风险低,但感染、皮肤坏死、疤痕粘连等并发症较非手术治疗高。近年来非手术治疗在再断裂率方取得了很大的改善,同时避免了手术治疗的内在风险,如感染、瘘管形成、皮肤坏死、缝线肉芽肿以及腓肠肌神经损伤等。因此非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急性跟腱断裂的一类重要治疗方法。主要适用于合并严重内科疾病、不愿采取手术治疗以及对力量恢复要求不是太高的患者。目前南京鼓楼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改良的跟腱缝合术,用新的缝合方式和高强度不可吸收缝线与细的可吸收缝线搭配组合。使跟腱最大可能地恢复原有张力、形态、纤维排列、获得最大的断端接触面积。术后跟腱愈合快、石膏固定范围小(仅有踝节),固定时间短(仅4周),固定角度舒适利于功能恢复,甚至可以不用石膏固定。术后最快4周可将踝关节自由背伸到90度,4周即可下地练习站立。
最后,王主任提醒,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采取措施来预防跟腱断裂:
1、如果体重较重,建议避免激烈运动,多做些有氧运动如游泳、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。
2、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;运动中需要注意加强保护,如踝关节处用护套;长时间不运动,可以导致身体协调性、灵活性下降,一旦贸然做剧烈运动,易致损伤。所以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;如果运动中出现疲劳或疼痛时,则要休息几天。
3、运动时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,勿用蛮力;激烈的有竞争性的运动一定量力而行,不要勉强。
通讯员 柳辉艳